智慧海洋,通信先行,有了通訊海洋才能智慧,智慧起來海洋產業才能發展起來。我們的發展思路是要從模組、設備、系統、方案、數據、服務、規劃入手,打造海洋的芯片。深圳新興的海洋產業現在是藍海的藍海,智慧海洋科技要打造海洋的芯片。
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。 2003年開始,我們開始搞“智慧海洋”,一直到2018年水聲通訊機的問世。2016年我回國創立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,發展第一個階段是把科研、技術做好。
水下怎么通訊?IBM之所以沒有下海就是因為通訊沒有解決。有了通訊海洋才能智慧,海洋通訊搞好了我們才可以更好的經略海洋,海洋產業才能發展起來。海洋的礦藏,海洋生物以及風電等,什么都離不開通訊。海洋的觀測的信息上不來,我們的指令下不去,如果沒有通訊什么都是空的,這是一個瓶頸性的問題。
水下通訊靠什么?為什么這么難,為什么這么長時間解決不了?陸地上的通訊是什么?是電磁波,包括空中衛星通訊也是靠電磁波。水下當然是不同的頻率,那種是單向傳,能用在只能傳幾米、幾十米。
另外是光通訊,藍綠激光只能跑一兩百米,非常有限。我們用聲波作為載體傳輸,我們稱之為聲波通訊,是目前水下中遠距離,基本是從公里級別,是雙向無線通訊的唯一手段。
海洋系統的核心是通訊和供電,感知、載體、機器人也都很重要,和陸地上的無線、無線電通訊比起來,海洋的數據率乘以通信距離,遠低于無線的通訊能力1000倍。另外還有發送功率,水聲通信是50瓦,無線通信的50毫瓦,這里有近千倍的差距。
水聲的傳播速率,聲音在空氣的傳播是340米/秒,水里是1500米/秒,無線電的傳播速率是五個數量級的差別。高鐵上的無線通訊我們覺得信號不好,水下的類比來說,應該說水下做通訊、做水聲通訊難度比在高鐵上實現通訊的難度還要難百倍、千倍,當然這是粗略的。一句話點題確實是世界難題。
水聲通訊的發展,上世紀80年代是幾十Kbps,90年代是0.1-0.3,2000年到2010年是1-3Kbps,近5到10年是5-10kbps,最新技術突破150Kbps。深圳智慧海洋的產品和美國LinkQuest類似帶寬的情況下,實測熟速率越高越好,我們是遠超于其他的競爭對手,領跑全球的水聲通訊和網絡。
我們的發展思路是要從模組、設備、系統、方案、數據、服務、規劃,最重要的是芯片,要打造海洋的芯片。水聲通信,水聲通信是核,海洋電子信息產業、智慧海洋可以帶動整個海洋產業的發展。
陸地技術可以下海,通信電子信息可以下海,深圳這么多新興的海洋產業、傳統的海洋產業,現在是藍海的藍海。“國家戰略、興海強國,智慧海洋、開創未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