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力推進影響力投資

    未來是不確定的,不確定就是風險,未來既有挑戰,也有機遇,因為是未來,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。未來這個世界上比較大的不確定性有兩化,一是數據化,一是氣候變化。我們需要影響力投資和可持續發展,它符合社會向善、商業向善、資本向善的趨勢。

 

不確定性是未來的主基調

未來是不確定的,不確定就是風險,未來既有挑戰,也有機遇。未來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,這很自然。

未來比較大的不確定性有兩化,一是數據化,一是氣候變化。數據化是信息革命帶來的挑戰,今天很多人都講了,數據化、人工智能、AI、區塊鏈、大數據,它確實在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。

氣候變化是未來人類最大的挑戰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:“今天的世界正處于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,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,也面臨著十分獨特的機遇”,去年11月5日,11000個來自世界的科學家向人類發出警告,假如人類再不重視氣候的影響,再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,將會面臨難言的苦難。

近百年來,碳排放大幅上升,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上升了0.5-4度,如果不控制氣候的話,到2060-2069年,這個世界有50%物種會滅絕。

格陵蘭島每年有1萬噸的冰在融化,如果不改變這一狀態,本世紀海平面將會上升2米,至少使10億人成為難民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近海城市會被淹沒,這不是聳人聽聞,也可能本世紀內會有重大的、我們想不到的災難發生。

除了氣候變化,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還有貧富兩極分化。過去二、三十年,由于科技革命、金融創新、資本化、全球化,全球的財富增長很快,這一點在深圳、在中國體現得很明顯。同時,財富集聚也非常明顯,去年亞馬遜、蘋果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,相當于中等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,富可敵國。但同時這個世界上還有至少20億人,每天生活費只有3.1美金,還有22%的人口(將近16億人)沒有最基本的衛生保障。性別不平等,特別是身體暴力和性暴力,全球1/5的15-49歲女性遭受過暴力,全球最貧窮的47個國家性暴力最猖獗,嚴重的性別不平等。

 

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永遠的目標

環境危機、氣候危機、能源危機、糧食危機,這些都是我們最大的危機,構成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隱憂。2015年9月,193個國家在聯合國總部簽署《2015-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,該議程提出世界面臨的挑戰有17個主要目標,簡稱SDG。包括無貧困、零饑餓、健康和福祉、優質教育、性別平等、清潔用水等等,這17個指標及子指標是人類面臨的最突出挑戰。

去年聯合國開會,發現過去五年,這些指標完成得非常不理想。首先是氣候繼續上升,聯合國氣候報告、巴黎氣候協定說扭轉全球氣候上升的傾向,必須控制在不超過1.5度,如果達到這個目標,把人類二氧化碳凈排放量減縮45%,并在2050年才能實現氣候中和。但是沒有做好,如果前十年大家做好了,每年減少3.3%就夠了,因為沒有做好,從現在開始,每年必須減少7.6%。追求可持續發展應該是人類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。

什么叫可持續發展?就是自然、經濟、社會協調統一的發展,這種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,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。

聯合國為倡導可持續發展做了非常多努力,從72年開始,斯德哥爾摩宣言,到80年生態可持續,87年的可持續發展,92年的里約熱內盧宣言,02年的約翰內斯堡宣言,一直到05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。

 

影響力投資是未來趨勢

聯合國也認識到要解決這些問題,但要解決這17個問題,每年需要3.9萬億美元。我們現在政府捐贈,包括慈善捐贈、政府投入,只能解決1.4萬億,還有2.5萬億的缺口,怎么辦?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,全球可持續發展就是一句空話。所以人們一直在探討一種方式,比如過去高速增長的幾十年,GDP上去了,同時破壞了環境,浪費了資源,霧霾、水污染,在每一筆投資發生時就要注意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致性,不讓它發生防治比治理成本要低得多。所以,一種新的投資理念就產生了,這種投資理念就叫做影響力投資。

一筆投資既有正面的財務回報,正面財務回報可以高于社會平均利潤,也可以等于或低于社會平均利潤,但它是投資,有回報,不是捐贈。同時,它也有積極的社會影響力,這個社會影響力是對環境、社會,對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的貢獻和社會價值,但必須是量化的,要有標準,而不是先把事情做了,產生問題,責任發現、良心發現,再拿出錢來解決問題。我們在每一筆投資,每個經濟活動發生時就注意這樣做這就是影響力投資、可持續發展。

影響力投資的理念問世也就十幾年,但發展非???,今年底可以突破1萬億美元,它是幾何級數的增長。為什么增長這么快?因為需求,從公益的角度看,它符合慈善公益慈善的發展歷史進程,一定的社會生產力決定一定的公益慈善方式,從中世紀到王室時代,到美國的公益基金會,到現在的新公益時代,我們要不斷根據生產力的發展調整公益的形式。

現在影響力投資是公益的創新,因為它不僅僅是捐贈。光靠捐贈,很難解決那么多的社會問題,捐贈是美德,是奉獻,值得肯定,但它不能解決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。德魯克說“所有社會問題,只有變成有利可圖的商業機會時,這些問題才能根本解決”,所以我們主張用公益的理念、商業的模式、金融的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。

另外,它也符合社會向善、商業向善、資本向善的趨勢。社會向善、資本向善正在成為一種趨勢。美國在15年前有個明晟指數,也叫多米尼400指數,從標普500里選400只股票,按照影響力投資的標準,既有經濟效益,也有社會價值。中國有義利99指數,是社投聯盟發起的,從滬深300里選99只股票,按義利結合的標準,有300人的專家隊伍,有一套模型,按照這個標準選99只。連續五年,它的收益率曲線跑贏滬深300、上證50,跑贏中國所有指數,這說明在中國資本市場,資本向善也是一種趨勢。

去年底深圳博時基金看到了這個機會,根據義利99指數,加了一只股票,叫中證可持續發展100ETF,做了一個基金產品,這個基金產品備受世界和中國資本市場的關注,最近IPO正在進行。

 

可持續發展在中國的行動

中國對全球是負責任的。十九大,習主席提出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五大理念,本質上就是可持續發展。2016年中國提出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國別方案,同時國務院發布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創新示范區方案,這次中央給深圳的先行示范區里,讓深圳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先鋒。

2017年我們又提出議程的報告,2018年發布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步白皮書,2019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大會又發布了中國落實可持續發展進程的報告。中國不斷努力,不光發布報告,中國的失業率一直穩定在5%,中國的扶貧、反貧困斗爭在世界上做出重大貢獻。

黨中央發誓,到今年底解決按現有標準將近1億人的絕對貧困化人口,這是扶貧攻堅的重大使命,對全球反貧困斗爭的貢獻高達75%,貧困人口到去年已經從5.7%下降到1.7%。扶貧重在教育扶貧才能根本扶貧,教育普及率已達到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。我們在環境方面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3.1%和4.0%。

中國的企業家也意識到這一點,前年亞布力論壇,50多位中國的企業家發布《社會企業家倡議書》,要做不僅追求經濟效益,而且要做社會價值創造者。大咖發布聲明,告別幾十年來股東利益至上,追求社會價值至上。

我們要樹立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。深圳市委市政府早就對環境有非常多部署,這些年深圳也是按照這樣的部署走在前面,但我們現在必須意識到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,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,尤其是中國的企業家過去幾十年創造的財富令世界矚目。但是今天,光創造財富是不夠的,如果你不停創造財富,沒有可持續發展理念,就是土豪,所以我們必須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、道德的高度站得更高,弘揚企業家精神。

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_窝窝午夜福利无码电影_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无码站_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